前列腺结石症状与表现

文章来源:未知责任编辑:健康人生发布时间:2010-06-07 16:06 点击我咨询

文章摘要:前列腺结石症状与表现有哪些?黑龙江生殖保健服务中心的专家表示,前列腺结石常无症状,只有与其它病变并存时方出现症状。 与尿道狭窄及前列腺增生...详细>>

  前列腺结石症状与表现有哪些?黑龙江生殖保健服务中心的专家表示,前列腺结石常无症状,只有与其它病变并存时方出现症状。

  与尿道狭窄及前列腺增生并存时可有排尿困难、尿线无力、尿滴沥或尿频等。

  与前列腺炎并存时则有腰骶部、阴囊、会阴、阴茎、耻骨、腹部和肛门部不适或疼痛,排便时肛门痛增加,尿道口有分泌物,坐于硬物上使会阴疼痛加剧。

  与后尿道炎及尿路感染并存时可有尿频、尿急和尿痛,有时有血尿,尤其是终末血尿。

  前列腺结石症表现不一,一部分尚无症状,所以有“静石”之称,然而此病常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尿道狭窄同时存在,则临床上前列腺结石出现尿频、尿急、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如伴有感染时这些症状显著。同时也可出现排尿滴沥、尿潴留、灼热样尿痛或见腰部、会阴、阴道部放射性疼痛、性欲低下、射精时疼痛、血精和阴茎异常勃起等。

  有些小结石自行排入尿流,排出前后、病人多呈现会阴、阴道和下背钝痛。结石的存在迟早将加重腺体感染,症状逐渐加重。因结石酿成脓肿时,若任其发展,可能破入尿道、直肠或会阴,甚至耻骨上形成痿道,病人可出现严重会阴、直肠和下背疼痛,体温上升,直肠前列腺检查局部有明显压痛。

  治疗方法:

  对大多数小而多的静止无症状、而在常规X线检查时发现的结石,常不需治疗。

  对有症状而感染不严重的结石,可用前列腺按摩及使用抗生素控制症状,ㄆ赬线复查,观察结石大小改变。

  当结石合并前列腺增生时,可经尿道行前列腺切除,尽量同时刮除结石。

  结石大而数目多时,有时需作经会阴前列腺切除及取石,单纯作前列腺切除并取石常会在前列腺空腔内重新形成结石。

  当前列腺结石伴有慢性前列腺炎及精囊炎时,以对症治疗为主,可用热水坐浴,使用抗生素及尿路解痉药,以解除后尿道刺激症状。

  前列腺真性结石一般很少见,且大多数不需治疗,有些虽有症状,但预后一般都很好,只有极少数才需手术取石,因此被确诊前列腺结石时不必惊慌失措,要积极治疗,并定期复查。

  诊断:

  由于前列腺结石大多无症状,合并其他病变时虽出现症状,但主要是合并病变的临床表现,无前列腺结石的特异表现。因此,凭临床症状难以诊断。

  诊断前列腺结石主要依靠以下方法:

  ①直肠指诊:可直接扪及结石,有结石摩擦音或捻发音,但不够准确。

  ②尿道镜检查:放入尿道镜后可直接观察后尿道及前列腺管口形态,再做直肠指诊更易摸到捻发音。如直接看到结石自前列腺管口向尿道内突出或见结石阻塞尿道,可明确诊断。

  ③X线摄片:可通过观察结石影而明确诊断。通常前列腺结石均是经X线摄片而诊断的,常见情形如下:

  〈1〉常规X线检查时发现前列腺结石。

  〈2〉因前列腺增生症做X线检查而发现结石。因此,当发生前列腺疾病时应注意是否同时存在前列腺结石。

  前列腺结石的自治疗法

  1、不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安排好一日三餐,做到平衡膳食。

  2、不喝酒:即使是在节假日期间或必须应酬的场合也不喝酒,或只喝少量的低度酒。

  3、多喝水:每天最少喝7杯水(约2000毫升)每天早晨起床后即喝一杯水(70毫升)。如喝“一线瀑”茶,对于排尿不畅的中老人群更适宜。

  4、适量运动:做到“五三七”,五:每周至少运动5次;三:每次运动得30分钟以上;七:每次运动后,实际心跳次数加上年龄要达到每分钟170次。

  5、不久坐:坐1小时左右就站起来活动活动。

  6、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每天晚上都洗一次下身。

  7、保持大便通畅:每天定时排便,日常饮食中要多吃蔬菜。适量吃水果和适量活动,遇有便秘时要及时治疗。

  8、勿过劳,免着凉。调整好工作、生活节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分疲劳。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适时地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9、保持心情舒畅,做到乐观豁达,及时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10、过有规律的、负责任的性生活,不宜过频,但也不可没有,一般以过完性生活第二天没有疲劳为宜。按年龄段参考频次如下:30岁以下,每周2~3次;31~50岁,每周1~2次;51~60岁,每月2~3次;60岁以上,每月1次或每3个月2次。

我要咨询咨询QQ
权威品牌
咨询通道

医院设备1

医院设备2

医院设备3

医院设备4

医院设备5

医院设备6

医院设备7

医院设备8

医院设备9

医院设备10

医院设备11

医院设备12

喀什博大男科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2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站内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黑ICP备05004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