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习惯性流产由黄体功能不全造成

文章来源:未知责任编辑:健康人生发布时间:2010-06-09 10:00 点击我咨询

文章摘要:习惯性流产是女性不孕不育中很常见的一种,而大约有35%-40%习惯性流产由黄体功能不全造成。 【病因】 1、卵巢卵泡发育不良,黄体形成缺陷,与血中FS...详细>>

  习惯性流产是女性不孕不育中很常见的一种,而大约有35%-40%习惯性流产由黄体功能不全造成。

  【病因】

  1、卵巢卵泡发育不良,黄体形成缺陷,与血中FSH不足或缺乏和血中雌、孕激素比例过高,血中没有出现足够高度的LH峰值有关。

  2、黄体期子宫内膜分泌延迟改变或分泌期不完全,于宫内膜的孕激素受体不足导致子宫内膜对孕激素的效应差。

  3、内分泌异常,如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4、子宫内膜异位症。

  5、其它:如因人流后及医源性结扎等。

  【发病机制】

  正常妊娠时卵子在受精后5-7d开始在子宫内膜植入着床,滋养层细胞开始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CG刺激卵巢黄体继续发育长大,成为妊娠黄体,使孕酮持续产生。妊娠6周起黄体功能衰退时,胎盘滋养细胞合成孕酮开始。故妊娠6-7周时最易发生流产。如黄体功能不全包括黄体寿命缩短,以及黄体分泌功能低下,以至孕酮分泌量不足,子宫内膜的分泌反应不良或早期妊娠后蜕膜反应不良,造成孕卵不易着床或着床后孕卵发育受到影响,导致流产。

  【诊断】

  黄体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但经期正常,经量正常或稍多,伴自然流产史。常需依靠辅助检查确诊。

  1、基础体温测定(BBT)双相体温的高温期持续日数少于12d,平均升高温度低于0.30C,BBT曲线图呈“阶梯样”缓慢上升,均提示黄体功能不全。

  2、诊刮术在月经周期的第26天进行诊刮,刮取子宫内膜行组织学检查,观察分泌期子宫内膜是否形成,与月经周期日数是否相符,如子宫内膜呈分泌不良或落后于诊刮日2d以上的内膜,则考虑为黄体功能不全。

  3、血浆孕酮含量的测定非孕期黄体期血浆孕酮水平低于6ng/m1;受孕后,末次月经后第4周血浆孕酮应达50.50mmol/l;孕7周达62.08mmol/L,动态测定早孕期血浆孕酮及HCG值,可预测早期流产并指导治疗。

  【治疗】

  1、补充性治疗常用黄体酮20mg,1/d肌注。确已受孕改为每周2-3次用药至孕3月停药,有一定疗效。亦可应用黄体酮阴道给药,如爱斯妥凝胶300-500mg/日。

  2、黄体功能支持疗法因HCG有维持黄体和促进黄体分泌的作用,在月经后半期隔日肌注2000U,或于排卵后第3、5、7日肌注HCG3000U,能取得良好疗效。确已妊娠隔日肌注至孕2月,可与孕激素补充性治疗同时应用。

  3、促进卵泡发育疗法此乃对因治疗,故疗效较好,近几年应用较多。主要选用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绒促性腺素疗法(HMG-HCG疗法)亦可用FSH。HMG用法为,于月经周期3、5、7、9、11d隔日应用HMG150U肌注,同时监测排卵。当主卵泡平均直径达18mm时停用HMG,24h后肌注HCG5000U促排卵,若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时,可用黄体酮或HCG维持黄体功能。基层医院也可选用克罗米芬、三苯氧胺治疗,但疗效稍差,因药物本身亦可致部分黄体功能不全。

  4、伴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因黄体功能不足伴高泌乳素血症者,可用溴隐亭治疗,5mg/d,分二次口服,当PRL值下降后,可自然受孕或药物超促排卵治疗受孕。

  5、中医中药治疗有一定疗效,可选用促黄体汤。

我要咨询咨询QQ
权威品牌
咨询通道

医院设备1

医院设备2

医院设备3

医院设备4

医院设备5

医院设备6

医院设备7

医院设备8

医院设备9

医院设备10

医院设备11

医院设备12

喀什博大男科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2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站内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黑ICP备05004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