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痛经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文章摘要: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多,病机复杂,反复性大,治疗棘手,尤其是末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更为普遍。 痛经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是指女性发育初次月经来潮就出现的痛经现象,这种现象往往...详细>>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多,病机复杂,反复性大,治疗棘手,尤其是末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更为普遍。
痛经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是指女性发育初次月经来潮就出现的痛经现象,这种现象往往随着结婚生子会有相应的改善。继发性痛经是生殖系统病变以后而发生的痛经,其表现随不同病因而异,一般疼痛位置较深,且隐隐作痛。
一、引起原发性痛经的常见病因有:
1、精神紧张
平日受到“来月经要痛”这一类言谈的影响,在思想上引起恐惧、精神注意力过于集中到下腹部,以致形成“敏感状态”,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条件反射,一来月经就感到不适或疼痛。
2、体质虚弱
有的女青年对疼痛很敏感,对别人来说可能感到下腹不舒服,对她来说就可能感到疼痛的难以忍受了。
3、内分泌失调
子宫对黄体素敏感,会引起过度收缩,导致子宫肌缺血,结果产生疼痛。近年来有人研究证明,痛经病人的月经血中,前列腺素的含量增高,结果引起子宫收缩过强,导致痛经。
4、子宫发育不良
子宫颈口狭窄或子宫位置倾斜,子宫里的经血流出不畅,引起子宫肌肉强烈收缩,使下腹疼痛。
二、引起继发性痛经的常见病因有:
1、子宫内膜异位症
好发于30~45岁的中年妇女,因子宫内膜跑到子宫以外的地方“安营扎寨”。受卵巢激素影响而增厚、出血,由于不流出体外,刺激周围组织,引起子宫肌收缩或组织纤维化而诱发痛经。
2、子宫肌腺瘤
多见于40岁以上,多产妇、多次人流刮宫妇女。
3、子宫颈或宫腔粘连
多见于反复人流、子宫内膜结核等患者。
4、生殖道畸形
子宫体过分前倾、阴道横隔等机械性阻塞,使经血流出不畅,积血而诱发痛经。
5、盆腔炎症
下腹持续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部,有时伴肛门坠胀感。
三、痛经的治疗方法
1、一般处理
进行必要的卫生常识宣教,消除焦虑、紧张和恐惧,解除精神负担。及时治疗全身慢性疾病。发育不良、体质虚弱者应设法纠正。开始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防止受寒,注意经期卫生。
2、针灸治疗
痛经发作时,针(或灸)主穴:气海、合谷、三阴交;配穴:关元、子宫、足三里。先针主穴,强刺激,留针10~15分钟。疼痛不止加配穴或灸气海、关元。
3、止痛解痉
下腹置热水袋。
4、对症治疗
宫颈口小或颈管狭窄病人,试月经前用宫颈扩张器,缓慢地按顺序扩至6-7号,使经血畅流,并能减低宫颈口周围交感神经纤维的感受能力而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必要时可连续进行2-3周期;子宫后倾后屈者,可试胸膝卧位,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
黑龙江省生殖保健服务中心专家采用固态源磁波将超高频电磁波与高活性纯生物药物有机组合起来治疗痛经。治疗时微波探头不与组织直接接触,根据深浅不同的糜烂面调到不同的功率,定向发射波长1mm~1m、频率为0.3~300MHz的高频电磁波,准确作用于病变部位,在将糜烂组织封闭并迅速结痂的同时,很好地避免了损伤正常组织,又挡住了细菌的侵入,降低感染率;同时更利用低功率密度的微波进行理疗,促进血肿吸收,消炎止痛;再辅以特制的中西药制剂,清热解毒,温肾化瘀,从根本上控制炎症。该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没有任何痛苦,治愈率高,术中术后均无不良反应。
手术特点:通过系统产生的固有生态源对阴道、盆腔鸟摸出的病原体进行透射,来直接杀灭病菌,破坏增生组织,加快肌体细胞浸润,使病变组织变性、萎缩、洒脱。并通过水循环将毒素、细菌梳理患部,排出体外,从而使尿道、阴道得以舒张,炎症得以消除,有效治疗阴道炎、盆腔炎、尿道炎等妇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