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检查

文章来源:责任编辑:发布时间:2009-07-15 17:50

文章摘要:梅毒血清学的检查已被列为输血前必查项目之一。因此,正确认识梅毒免疫和正确评估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对于指导实际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类对梅毒无先天性免疫,尚无疫苗接种进行人工免疫,仅能在受感染后产生...详细>>

 

梅毒血清学的检查已被列为输血前必查项目之一。因此,正确认识梅毒免疫和正确评估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对于指导实际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类对梅毒无先天性免疫,尚无疫苗接种进行人工免疫,仅能在受感染后产生感染性免疫。人体感染后可产生IgM、IgG两种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的反应素。

IgM抗体:可在感染后2周产生,早期梅毒治疗3~9个月或晚期梅毒治疗2年后可转阴,再感染时又可呈阳性。此抗体可作为是否活动性梅毒的指标。IgM抗体不能通过胎盘,因此,婴儿梅毒IgM抗体阳性是诊断先天性梅毒的有力证据。

IgG抗体:感染后4周产生,在记忆细胞的作用下,可长期存在不转阴,IgG抗体可通过胎盘,胎儿出生后18个月消失。

反应素:梅毒螺旋体破坏人体组织过程中机体释放的一种抗原心磷脂,能刺激机体产生反应素,在感染5~7周产生,正规治疗后逐渐消失。

实验室检测梅毒的方法较多,常用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是一类用类脂质抗原,如RPR和TRUST等测定反应素的方法。该方法的缺点是特异性差,孕妇、老年人、某些传染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时,由于检测的是非特异性抗体,故可出现假阳性反应。优点是操作简便、快捷、价廉、灵敏度高。

因此,常用于梅毒初筛。而且梅毒在有效治疗后,RPR容易转阴或滴度下降,因而临床上可根据其滴度变化对梅毒的疗效进行动态监测。鉴于该方法的优点,目前中小型及基层医院常将该法用于病人的初筛、体检和现症病人疗效的观察。另一类方法,采用梅毒特异性抗原,如TPPA,该方法灵敏度、特异性较好,但操作复杂,常用于确诊试验,不适合临床上的初筛和大规模的体检工作。近年来国内有用特异性抗原制备的ELISA试剂,该方法简便、快速。

据报道,ELISA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RPR,并且可同时检测血清中梅毒抗体IgM、IgG。而且重复性好,受干扰因素少。因此,在临床上可用于常规病人的筛查和大规模的体检,而且还可与RPR方法结合起来,弥补RPR方法的不足,以提高对梅毒诊断的价值。

专家擅长妇科、乳腺疾病及内分泌疾病,运用中西医用药及微创技术专业治...[详细]

韩玉香 专业擅长运用微创技术治疗慢性宫颈炎、宫颈肥大、糜烂、囊肿、...[详细]

擅长男性各种生殖器损伤、畸形,前列腺疾病,男科整形手术(包茎,包皮...[详细]

王家薇 副主任医师,执业医师,从事妇科临床工作多年,具有广博的理论...[详细]

陈显军副主任医师,执业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科、男性科临床工...[详细]

韩波副主任医师,执业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擅长妇科、产...[详细]

黑龙江省生殖保健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2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站内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黑ICP备05004651号